“秦汉上林园”城市公墓按照“园林式、绿化式、小面积、大容量”的思路,突出“生态化、公益化、节约化”特征,做到三季有花,四季长青,园区内设有墓穴葬、草坪葬、树葬等多样安葬方式,以充分体现“可降解,无污染,小面积,大容量”的人文建设理念,建设单穴占地面积0.6平方米,双穴占地0.8平方米,可满足辖区内居民30年的丧葬需求。 为了充分体现公墓的公益性质,陵园墓穴销售价格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以不及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一定价减轻了辖区居民的经济负担。对城乡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城市三无人员、见义勇为牺牲人员实行减免。在日常管理中,积极宣传、引导丧属采用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环保形式进行文明祭祀,逐步规范丧属焚烧纸钱等不文明祭祀行为。
请拨打电话咨询
信息来源:www.xyxrjly.com |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1日
央广网西安4月3日消息(记者 刘涛)4月2日,陕西省民政厅召开清明节工作安排新闻通气会,省民政厅巡视员朱圣根通报近年来全省殡葬工作情况及清明节祭扫活动安排。
针对全省殡葬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的实际,陕西省民政厅积极协调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落实项目和资金,指导各地将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基建项目,按照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思路,不断加大殡仪馆、火葬场和城乡公益性公墓等基本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截至2018年底,中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6.22亿元,为全省72个殡仪馆更新了火化炉、殡仪车等殡仪设备,建设了69个城市公益性公墓项目,1548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25个殡仪馆新改扩建,全省殡葬服务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各地各部门按照民政部《全国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和《陕西省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要求,重点对公墓建设运营、规划用地,殡葬服务、中介服务收费,丧葬用品销售、宗教场所设立骨灰存放设施、医疗机构太平间开展殡仪服务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摸底,共检查殡仪馆68家、殡仪服务中心33家、经营性公墓92家、城市公益性公墓69家、农村公益性骨灰安葬设施1092处、回民公墓44家、宗教界殡葬设施760处、医疗机构太平间184个、殡葬中介机构210家、殡葬用品销售市场主体709家,受理群众咨询举报14起。对检查发现的即知即改问题已督促有关单位及时整改,对历史遗留等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将研究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陕西省省级、咸阳市、大荔县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以来,各单位按照试点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和2018年度工作计划,各项工作按照计划有序推进。全省殡葬管理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分项目启动、研制、推广、巩固提升四个阶段进行实施。目前,全省殡葬管理信息系统殡仪馆、公墓、监管部门管理系统模块完成开发,并于2018年12月上线试运行。
陕西省民政厅巡视员朱圣根介绍,今年清明节期间,原则上全省所有殡仪馆都要组织开展一次“开放日”活动,其他殡葬服务机构也要主动开展“服务体验日”等活动,向公众开放殡葬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场所,介绍主要服务事项和服务流程,普及殡葬科学知识,展现殡葬服务能力,让更多群众感受殡葬行业新面貌新气象。
清明节法定假日期间(4月5日至7日),省民政厅将安排专人值班,加强清明节期间各地祭扫活动的监测和信息报送,指导殡葬服务单位全面做好安全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妥善处理群众投诉。